中秋,天氣漸涼,氣候干燥,秋天又是收獲的季節,瓜果飄香,琳瑯滿目的美味佳肴相繼上市,如何適應寒冷季節的到來,我們在飲食方面需要有更多的注意:

世界上沒有一種天然食物能夠提供人體需要的所有營養素,所以我們每天的食譜中應包含有多種不同種類的食物,才能滿足身體的全部需要!吨袊用裆攀持改稀方ㄗh每天的飲食結構中要包括五大類食物,每餐不少于三大類。
食物的五大類:
谷類及薯類:即我們每天的主食,它能提供碳水化合物、蛋白質、膳食纖維、B族維生素。
動物性食物:肉、蛋、魚、奶等食物(所謂的葷菜),它們能提供人體所需的蛋白質、脂肪、礦物質、維生素A、B等。
豆類及制品:包括黃豆、綠豆、紅豆、豆腐、豆漿以及其它豆類制品等,能提供蛋白質、脂肪、礦物質、膳食纖維、維生素B族。
蔬菜水果類:新鮮的蔬菜水果能提供人體所需要的膳食纖維、礦物質、維生素C和胡蘿卜素等。
純能量食物:包括日常烹調所用的糖、油、淀粉、白酒等,它們主要提供人體能量,植物油還可提供人體所需維生素E和必需脂肪酸。
除此之外,我們還要做到“粗細搭配”,因為食物經過精細加工以后,所含的營養成分損失較多,建議每天要吃上少量的粗糧,保證膳食纖維等的攝入量。
盡量選擇當季的新鮮食物,少吃刺激性食物,忌暴飲暴食。
新鮮的食物能提供人體所需的營養素,但經過加工、儲存后,部分營養成分丟失,新鮮蔬菜久存后產生的硝酸鹽還會對人體有害,經常有上班一族周末采購好一個星期的菜,這種做法是不可取的。市售的經過加工后能較長時間儲存的食物多少都會加點“防腐劑”,長期食用對身體也會有害。而“反季節”食物的身上隱約能看到“轉基因”、“激素”的影子。
秋季物產豐富、氣侯宜人,往往會吃得較多,攝入過多的食物,沒被消耗的能量就會被轉化成脂肪在身體上堆積,使人發胖,這就是所謂的“長秋膘”。暴飲暴食還會誘發一些疾病如:膽囊炎、胰腺炎、胃腸炎等。一般主張“吃七八分飽”即可。
選擇食物,因人而異。
不同身體狀況的人,要注意選擇食物。比如胃腸功能不好的人,要注意少吃生冷;時值菊黃蟹肥時,但血壓、血脂高、有冠心病、膽囊炎、膽石癥的人盡量不吃。血壓高的人
還要注意清淡少鹽。
切忌盲目進補。
秋天是進補的好時節,但我國傳統中醫講究“虛則補之”,意即:缺什么再去補什么。不要無病進補和虛實不分濫補,更不要盲目的去進食一些補品,尤其是一些所謂的“補品”。 進補也要注意適量,切忌以藥代食!八幯a不如食補”。 秋季食補以滋陰潤燥為主,可選擇的食物有如烏骨雞、豬肺、龜肉、燕窩、銀耳、蜂蜜、芝麻、豆漿、藕、核桃、薏苡仁、花生、鴨蛋、菠菜、梨等,這些食物與其他有益食物或中藥搭配食用,效果更佳。
要進行適量運動、保持心態平衡、注意勞逸結合。
合理飲食、健康心態、適度運動、勞逸結合是身體健康的四大基石。 |